问:念佛号能消业的道理是什么呢?
答:任何一个人及一个有情生命,一身而兼具十法界。身、口、意业落在哪里,就与哪层境界息息相应。念佛之时,与佛境界相应。佛是两足尊,即智慧具足、福德具足。与佛相应,自然智慧增长、痴愚减损;福报增长、业障消退。我们念佛时虽然还上升不到佛的境界,但就像练字一样,依照着王羲之的字一笔笔的描,时日既久,自然笔下的字就越来越神采飞扬
问:念佛五分钟需要双手合实?
答:合十与否,都没关系,能参与念佛就好。
问:上班空的时候,拿出经书来读,都被人当成怪人,我都不好意思拿出来了,
答:这时默念佛号咒语,或观想佛菩萨形像更适合一点。
问:柳师兄,请问,如果心中有佛,是否可以不拘泥于念佛的形式,而把行善溶于生活之中,尽我之力而不必执着于定期的放生等呢?新人愚问。
答: 学佛不止于行善,更是出世间的方法。
行善是世间层面的自力,念佛是自力加他力,且同时兼具世间与出世间的功用,所以行善是不能替代念佛的。
问:柳师好,我念经可以一两个小时不间断,可是念佛号不到十分钟就瞌睡,坚持不下来,每次想用半小时时间专念佛号往往不一会就能睡着,而且还心不在焉,老想着时间该到了没,这样怎么才能专注长时间念佛号呢?
答:刚开始念佛,是比较枯燥的事。再坚持下去,尽量专注地念,会渐渐生起法喜,越念越有滋味的。这种念佛生起的法喜,大家可以与定平师兄讨论一下。
问:还有刚开始念佛号用不用计数?是计数好还是不计数的好?
答:刚开始还是宜计数,不然很难坚持下去的。念到一定境界了,法喜生起来了,就不需要。
问:我有个疑问,请大家指教。我知道念经要精进坚持,但是现在的工作很忙,每天差不多回家收拾完都11点了,很困。想念经又影响明天的工作,不念又觉得自己不精进。怎么协调呀?
答:实在没时间,上下班途中,都可以念念佛号的。时间挤挤还是有的,给自己每天规定数千的量,只要有心,还是能完成的。
问:信佛的人,是不是应当以一句佛号,替代一切?
答:这一阵子,时常有师兄与我提到这个问题,还有师兄经常找到我,很强烈地反对宣传念佛法门之外的一切学佛方式。我的想法,佛法有种种法门,各人根性不同,则选择法门也不一样。比如群里有位师兄(这里不说名字了),那一年在生活中面临很多问题,我刚开劝她念地藏经入手。她很认真地念了,完全念不下去;念净土经典、念佛号,怎么都念不下去。后来我考虑到她的根性的特别,建议她看《杂阿含经》,她马上就看进去了,越看越对自己的感觉。不久就去参加南传的禅修,第一次就取得了非常大的进步,通过亲身的体证,清晰地看到了走向解脱的路径。她的根性就在这里。如果只能以念佛来度人,那她这种根性的人,就只能永在门外了。佛说一切法,为度一切人。根性各不同,故说种种法。对于修净土的师兄,以念佛为主线,其他一切都是辅助。什么是一门专修?就是一切都是为往生净土为目的,念佛、读经、持咒,放生、布施、净业三福等,都是积累净土资粮,都是围绕往生这个目的,这就是一门专修。并非佛号之外,一切都不能做了。学佛越学越不包容,越学越执一非他,就得想想自己的路子有没有走对了。
印光大师是近代净土宗最有名的大德,他老人家也没说过一句佛号之外,不能再念其他。如下两则印光大师的两则开示,就主张早晚功课,楞严咒、十小咒、大悲咒、大忏悔、蒙山施食等等都要念。哪怕闭关念佛期间,印光大师都是这样身体力行的:
1、开示一:(光)二十年来,直是专为人忙。今老矣,且以闭关作躲烦计。至朝暮功课,依丛林全堂功课外,每晚加念大悲咒五十或二十五遍。此外有空则念佛,不记数,以记数费力故。
2、开示二:闭关专修净业,当以念佛为正行。早课,仍照常念楞严、大悲、十小咒。如楞严咒不熟,不妨日日看本子念,及至熟极,再背念。晚课弥陀经,大忏悔,蒙山,亦须日日常念。
问:柳师,曾经因为念地藏菩萨圣号得到很好的效果,后来因为松懈没有坚持住,请问怎么样能在得到那种好的效果
答:念佛号有一个比较枯燥的过程,这个过程只能坚持。再坚持下去,专注地念,念出法喜出来,就会越念越上瘾的。
问:谢谢柳师兄。再问一句。是不是经念不下去就先不念。专念佛号?
答:念佛号也是一样的,只是要保证足够的量。比如平时念一个半小时地藏经,就改念一个半小时地藏菩萨名号,累加也可以的。
问:是不是没有皈依,念经念佛就没有功德呢
答:一样的有功德的。皈依是皈依的功德,念经是念经的功德
答:任何一个人及一个有情生命,一身而兼具十法界。身、口、意业落在哪里,就与哪层境界息息相应。念佛之时,与佛境界相应。佛是两足尊,即智慧具足、福德具足。与佛相应,自然智慧增长、痴愚减损;福报增长、业障消退。我们念佛时虽然还上升不到佛的境界,但就像练字一样,依照着王羲之的字一笔笔的描,时日既久,自然笔下的字就越来越神采飞扬
问:念佛五分钟需要双手合实?
答:合十与否,都没关系,能参与念佛就好。
问:上班空的时候,拿出经书来读,都被人当成怪人,我都不好意思拿出来了,
答:这时默念佛号咒语,或观想佛菩萨形像更适合一点。
问:柳师兄,请问,如果心中有佛,是否可以不拘泥于念佛的形式,而把行善溶于生活之中,尽我之力而不必执着于定期的放生等呢?新人愚问。
答: 学佛不止于行善,更是出世间的方法。
行善是世间层面的自力,念佛是自力加他力,且同时兼具世间与出世间的功用,所以行善是不能替代念佛的。
问:柳师好,我念经可以一两个小时不间断,可是念佛号不到十分钟就瞌睡,坚持不下来,每次想用半小时时间专念佛号往往不一会就能睡着,而且还心不在焉,老想着时间该到了没,这样怎么才能专注长时间念佛号呢?
答:刚开始念佛,是比较枯燥的事。再坚持下去,尽量专注地念,会渐渐生起法喜,越念越有滋味的。这种念佛生起的法喜,大家可以与定平师兄讨论一下。
问:还有刚开始念佛号用不用计数?是计数好还是不计数的好?
答:刚开始还是宜计数,不然很难坚持下去的。念到一定境界了,法喜生起来了,就不需要。
问:我有个疑问,请大家指教。我知道念经要精进坚持,但是现在的工作很忙,每天差不多回家收拾完都11点了,很困。想念经又影响明天的工作,不念又觉得自己不精进。怎么协调呀?
答:实在没时间,上下班途中,都可以念念佛号的。时间挤挤还是有的,给自己每天规定数千的量,只要有心,还是能完成的。
问:信佛的人,是不是应当以一句佛号,替代一切?
答:这一阵子,时常有师兄与我提到这个问题,还有师兄经常找到我,很强烈地反对宣传念佛法门之外的一切学佛方式。我的想法,佛法有种种法门,各人根性不同,则选择法门也不一样。比如群里有位师兄(这里不说名字了),那一年在生活中面临很多问题,我刚开劝她念地藏经入手。她很认真地念了,完全念不下去;念净土经典、念佛号,怎么都念不下去。后来我考虑到她的根性的特别,建议她看《杂阿含经》,她马上就看进去了,越看越对自己的感觉。不久就去参加南传的禅修,第一次就取得了非常大的进步,通过亲身的体证,清晰地看到了走向解脱的路径。她的根性就在这里。如果只能以念佛来度人,那她这种根性的人,就只能永在门外了。佛说一切法,为度一切人。根性各不同,故说种种法。对于修净土的师兄,以念佛为主线,其他一切都是辅助。什么是一门专修?就是一切都是为往生净土为目的,念佛、读经、持咒,放生、布施、净业三福等,都是积累净土资粮,都是围绕往生这个目的,这就是一门专修。并非佛号之外,一切都不能做了。学佛越学越不包容,越学越执一非他,就得想想自己的路子有没有走对了。
印光大师是近代净土宗最有名的大德,他老人家也没说过一句佛号之外,不能再念其他。如下两则印光大师的两则开示,就主张早晚功课,楞严咒、十小咒、大悲咒、大忏悔、蒙山施食等等都要念。哪怕闭关念佛期间,印光大师都是这样身体力行的:
1、开示一:(光)二十年来,直是专为人忙。今老矣,且以闭关作躲烦计。至朝暮功课,依丛林全堂功课外,每晚加念大悲咒五十或二十五遍。此外有空则念佛,不记数,以记数费力故。
2、开示二:闭关专修净业,当以念佛为正行。早课,仍照常念楞严、大悲、十小咒。如楞严咒不熟,不妨日日看本子念,及至熟极,再背念。晚课弥陀经,大忏悔,蒙山,亦须日日常念。
问:柳师,曾经因为念地藏菩萨圣号得到很好的效果,后来因为松懈没有坚持住,请问怎么样能在得到那种好的效果
答:念佛号有一个比较枯燥的过程,这个过程只能坚持。再坚持下去,专注地念,念出法喜出来,就会越念越上瘾的。
问:谢谢柳师兄。再问一句。是不是经念不下去就先不念。专念佛号?
答:念佛号也是一样的,只是要保证足够的量。比如平时念一个半小时地藏经,就改念一个半小时地藏菩萨名号,累加也可以的。
问:是不是没有皈依,念经念佛就没有功德呢
答:一样的有功德的。皈依是皈依的功德,念经是念经的功德